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教案(一课时)第4页

2、学生合作学习第3-5自然段,然后汇报,师适时点拨引导,学习作者用比喻、夸张的写作方法描写昆明湖的绿和静,并出示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等相关图片感受特点。

同时板书(佛香阁、排云殿、静、绿、十七孔桥、形态不一)

过渡:颐和园的美景只有这几处吗?你怎么知道的?

3、学习第1和第6自然段

过渡:是呀,颐和园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1) 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6自然段

提问: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哪种写作方法呢?

(2) 小结:使用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用到这种写法。

二、 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欣赏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攀登了雄伟高耸的万寿山,畅游了水平如镜、翠色如玉的昆明湖,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正是作者按游览顺序并抓住了这些景点的特点,才能把这个美丽的大公园如此生动准确的展现出来,让我们产生美的享受,课后,同学们也学习这种方法介绍一处景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