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浙教版七上科学《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浙教版七上科学《2.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题序 内 容 1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其过程可简化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七吸。】 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 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七吸。】 3   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虚像】如:玻片上的字母为"b"字,而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则是"q"字。 4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物体的放大倍数。如:已知一台显微镜有5X、10X、15X三个目镜,有10X、45X两个物镜,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50X和675X。 5  观察显微镜的正确方法:两眼都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 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过暗时,应调大光圈和凹面镜。若光线过强时,应调小光圈和平面镜。 7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偏左下方,为使物像刚好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如果物像是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其物像将被移出视野外。【这是因为视野中物像的位置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8   若要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应调节粗准焦螺旋,要使观察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9   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的污点:可先移动目镜和物镜,污点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是在玻片上,其他与此类推。【污点存在部位有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10   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边,将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慢地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11   气泡和细胞的主要区别: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气泡是周围黑、中央亮,会变形;而细胞则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不变形。 12   对实验材料的要求是:薄而又透明,才有利于透光。 13   一般常用的染色方法:在盖玻片的一边滴加染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边吸引,使染料浸染到标本的全部。

三、玻片标本的种类与制作方法:

种 类 制 作 方 法 举 例 切 片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植物的茎、叶等切片 涂 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 血液涂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