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第2页

 利用已学知识判断所出示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课件出示,学生举对错牌)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三条线段 围成(解释:首尾相连、封闭的意思)

2.实践操作:摆三角形

师先出示三根铁条,让一个上台摆,其余学生按4人一组围绕在一起,先讨论在操作,要求利用已有的小棒每人摆一个三角形。

结果可能会出现:有的组摆不成4个三角形,这时怎么办呢?(跟其他同学换一根小棒就可以)

师适时说明: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摆成三角形的,至于怎样的线段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根据前面的操作,用文字来叙述三角形的意义。

引导小结并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读一读,哪些词重要。

3.三角形的特征。

这部分知识 ,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阐述。

(1)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同时课件演示)

(2)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课件演示)

(3)每两条线段所夹的角,叫三角形的角。(课件演示)

再引导学生说出:

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电脑板书)

4.建立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

(1)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以前面学生摆在黑板上的三角形为例,在它的三个顶点旁边分别写上A、B、C三个字母,如下图: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