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册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3页

  思考问题:

  与第(1)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对比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除法吗?你知道它的各部分名称吗?

  总结:除法可以看作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数叫做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小组活动,探究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再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研究加、减法的,现在你有什么想研究的?你有什么发现?

  ①组织小组讨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结合算式验证发现。

  教师整理总结: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练习: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并说说为什么。

  504÷14= 504÷36=

  ②关于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就这样结束了吗?你还有疑问吗?如果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商、余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结合算式30÷4=7......2 185÷12=15......5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后,总结: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总结:通过大家讨论和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乘、除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而且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希望大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