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1)(岳麓版08版必修3)
历史:1.4《宋明理学》学案(1)(岳麓版08版必修3)第2页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主要是指 ( )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6、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南宋以后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B 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C重视主观意志力,注重气节、品德,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D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7、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 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 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 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8、宋明理学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 ( )

①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④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9、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学说,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流派

B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 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10、陆九渊与朱熹的思想的根本区别是( )

A 对"理"的认识不同 B 求"理"的方法不同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 D 义利观的不同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

(1)上述两材料最基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

(3)应如何评价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