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2《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7)(岳麓版必修3)
历史:5.22《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7)(岳麓版必修3)第5页

 3.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 。是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思考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想?

  ①国共在新三民主义基础上实现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为国家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新中国成立后,捍卫国家独立、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思维拓展】

1.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强调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前提)。推翻清政府这个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有进步作用。

民权主义:强调建立民主共和国(核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发展为民族自求解放(反帝)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均享有民权,主张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实现各阶级联合专政。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 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和中国的民主进程。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从而推动了大规模的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