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案第5页

 内容 ①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②经济计划: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①经济立法: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②经济司法: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及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对经济进行调节和管理。具有直接、快速的特点 地位 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联系 ①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②主体一致,都由国家实施;③三者应该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区分宏观调控三种手段:

(1) 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主要通过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各种经济活动。经济手段的调节比较温和,调节结果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具有权威性,但不够灵活。

(3) 行政手段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具有直接、迅速和强制性的特点,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4) 凡是看到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就可认定为经济手段;凡是看到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就可认定为法律手段;凡是看到行政命令就可认定为行政手段。以价格为例,如果是国家运用差别电价措施引导消费,就是经济手段;如果是审判价格违法案件,就是法律手段;如果是实施限价措施,就是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发展规划、价格杠杆、财政政策(税收、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等。

 法律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查处、打击等。

 行政手段: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政策、规定等。

【探究问题二】

  面对超万亿元规模的中国境外消费热潮,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大礼包。年5月2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例会上,财政部、海关总署、商务部三部门亮出了外界期待的降税、调税、免税、退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提振国内消费需求是此次国务院政策措施的重点。最先亮相的降税政策将从6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纸尿裤等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