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3章第2节醛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3章第2节醛教案第3页

  通过对典型代表物借助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等的构建,加深学生对官能团的认识,明确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进而过渡到对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差异的认识。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借助多媒体资源,对发生化学变化时官能团的变化及不同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采用flash的动画模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化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本章内容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通过图片把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和健康教育。

(三)充分利用实验演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实验和事实分析,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评价内容 评价细目 评价结果(分三等赋分) 备注 活动设计 1、是否进行明确分工?

2、活动步骤是否清晰、合理?

3、每一步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小组实验 1、实验目的是否明确?

2、实验操作是否规范?

3、实验现象是否明显?

4、实验讨论是否充分?

5、能否根据实验讨论出新的问题? 交流与表达 1、能否对所选主题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的质疑? 整体评价 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6、创新能力 结果 六、课堂评价建议

每节课学习结束,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反馈。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形成性练习、学生自我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同学互相访谈或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最终形成研究性学习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