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鲁科版必修2 第1章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 学案第3页

例2 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

A.金属单质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题点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答案 B

解析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如1 mol Al反应失去的电子比1 mol Na多,但Al的金属性比Na弱。

思维启迪

(1)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实质是原子失电子的难易,凡是能直接或间接地比较化学变化中原子失电子的难易,即可比较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2)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取决于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3)单质的物理性质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因素。

例3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

B.阳离子氧化性:Na+>Mg2+>Al3+

C.单质的还原性:Na

D.离子半径:Na+>Mg2+>Al3+

答案 D

解析 Na、Mg、Al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由于离子半径:Na+>Mg2+>Al3+,故氧化性:Na+

规律总结 

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减弱,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二、同周期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比较

1.硅、磷、硫、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

Si P S Cl 判断依据 与氢气反应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