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北冥有鱼》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下新人教版语文)
免费下载《北冥有鱼》教案教学设计(部编本八下新人教版语文)第4页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二)文本探究。

  读课文,思考探究:

  4.庄子和惠子围绕什么话题展开了辩论?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辩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从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是快乐的,还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鱼儿是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5.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交流点拨】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6.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有何不同?

  【交流点拨】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刨根问底的认知态度,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三)主旨探究。

  7.作者借自己和惠子的辩论,宣扬了一种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宣扬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8.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交流点拨】生甲: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文章中段,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生乙: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生丙: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