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

  --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

  问题3:比较史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学生试答: 

  提示: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意义:方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史论升华]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晓市、夜市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不仅规模巨大的都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其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生产关系看: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从生活、观念看: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要点二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史料探究]

  史料一: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