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教师用书: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主要货币,商帮大量出现。

  2.城市布局从最初的坊市分开到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打破,城市的功能和布局出现重大调整,经济职能增强。

  3."重农抑商"政策在战国时期出现,中唐以来,有了某种松动,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确实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点一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史料探究]

  史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问题1:根据史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学生试答: 

  提示:"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一定范围,交易有时间限制。

  史料二: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问题2:根据史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试答: 

  提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史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