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分析
人教版(新)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分析第4页

  画,如变形金刚等。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抽象出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图的必要条件。观察物体时,首先应正对所观察的物体,让视线与观察面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在观察侧面时,要将身体移到观察物的侧面,而不能将身体总是固定在正面,把头歪到侧面去看。

  要全面观察物体的各个面,可将要观察的物体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学生分别走到各个面进行观察,对于不好区分的面还可以反复、对比观察。由于学生还不具备准确区分观察者与观察物体间位置关系的能力,不建议教师采取转动观察物的方式观察物体的各个面。

  (3)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形表象。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其中表象是在操作或观察活动中所学内容在学习者头脑中形成的相应形象,它是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是学生抽象概念的基础。①学生在观察物体并辨认从不同位置所看到图形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依据表象进行思维和推理,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图形表象的建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正确观察的基础上,可进一步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将所看到的图形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如,可以让学生闭眼想一想,自己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动口说一说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标记等。针对不易区分的从左、右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熊猫、大卡车等,可以让学生用手势比画,说明熊猫的胳膊、腿是伸向哪边的,大卡车的车头在哪个方向等,这里不要求学生区分左、右,只要学生能用动作帮助记忆物体的某个部分的方向即可。对于简单的几何体,可以让学生将看到的图形画一画。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图形形成鲜明的表象。

  (4)处理好几对关系,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物体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课程内容,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在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一,处理好直接观察经验和间接观察经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