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教案(1)第2页

环节三:

探究乙酸的结构和酸性

【板书】2、乙酸的分子结构:

【板书】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

【提问】羧基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评价】乙酸发生加成,条件复杂,中学不考虑其有加成反应。羰基和羟基相互影响,结果不再是两个单独的官能团,成为一个整体。

【教师追问】1、既然乙酸具有酸性,那么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乙酸有酸性?

2、如何证明乙酸、碳酸的酸性?

【指导实验】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板书】3、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H2CO3 【全班交流】羧基含羰基说明可发生加成反应,有酸性。

【小组讨论】

1、利用酸的通性。

2、利用强酸制弱酸:可将乙酸通入碳酸盐溶液中,观察现象。

【学生小组实验】

观察现象: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结论:乙酸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 认识羧基官能团。

初步理解官能团的特殊性。

复习酸的通性。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以及酸性比较。 环节四:

理论探究乙酸的酯化反应

【过渡】乙酸还有没有其它化学性质呢?

【阅读材料】老酒为什么格外香?

思考:从资料中分析可得到哪些方面的化学信息?

【板书】2、酯化反应

【指导阅读】酯化反应的概念。

【思考】根据阅读资料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板书】

【强调】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展示】乙酸乙酯的样品。

【多媒体展示】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追问】该又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演示】教材P75实验3-4。

【思考与交流】

1)浓硫酸的作用。

2)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3)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产物的好处。 学生阅读材料,小组讨论:酸与醇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物质,反应时间较长。

齐读酯化反应概念

学生回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催化剂、加热

学生观察乙酸乙酯叙述物理性质:无色、有香味的液体,微溶于水。

学生观看,总结酯化反应的实质。

属于取代反应。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得出结论:

1)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

2)防倒吸

3)吸收乙酸、乙醇;降低酯在水中溶解度。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总结能力。

落实酯化反应概念

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了解酯的物理性质,为探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铺垫。

复习取代反应。

通过酯化反应的实验,建立对酯化反应的认识,初步体会有机合成的科学方法 环节五:

归纳总结 根据对乙酸的性质学习,学生分析、讨论两组漫画的科学根据。

【教师评价】酯化反应在体内受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很理想。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喝酒。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漫画一:乙酸的酸性;

漫画二:乙酸酯化反应 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六:

作业 1、课外探究实验:通过珍珠与醋酸的实验,设计实验证明珍珠的主要成分。

2、丰台区练习册相应习题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动手能力

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3、化学性质

(1)酸性:比碳酸强

(2)酯化反应:

二、乙酸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