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有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和服务首先都要与货币相交换。在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人手中拥有货币,就可以购买到他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这样,货币成了社会一般财富的代表,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 (2)货币并不神秘:①从货币的产生过程看,它本身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②从货币的本质看,它是一般等价物;③从货币的作用看,货币的作用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例9: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 C )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例10: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由于该国政府多发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25%,商品价格上涨后流通中的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多发行 亿元纸币。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 )

A、1000 1250 250 B、1200 1350 300 C、1000 1200 200 D、1400 1300 270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和区别: 见P4同步导学

例11探究: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为同学的观点。

答:(1)人民币属于纸币。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发行纸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不能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

(2)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如果纸币发行太少,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同样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纸币的发行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甲、乙观点都是片面的。

框题二:信用工具与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2、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含义

例12:信用卡和货币 ( C )

A、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B、都能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

C、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都能用以国际贸易

②功能和优点 ③使用:P10教材 相关链接

(2)支票 ①含义

例13:下列关于支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支票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B、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随意签发,不受存户存款数量的限制C、支票是用于办理转帐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D、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个人签发是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②种类: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③使用:能减少和避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外汇和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