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学案第2页

  干旱地区--荒漠。

  (2)影响

  植被的生长

  湿润地区:森林;干旱地区:草本植物。

  ⑩    :北方旱地;南方水田。

  居民的饮食习惯。

  房顶坡度。

  三、季风气候显著

  1.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和    。

  2.季风

  (1)冬季风

  源地:西北严寒的    和蒙古一带。

  风向:东部地区,西北季风;西南地区,东北季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冬季风活动强烈,会暴发    。

  (2)夏季风

  源地: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

  风向:东部大部分地区,    ;西南部分地区,西南风。

  性质:    。

  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决定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锋面雨带的推进规律表现为5月中旬,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中旬,    "梅雨";7月中旬到8月,华北、东北多雨;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

  降水与热量配合,有利于农业生产。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分界线: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冈底斯山为界。

  季风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全年较干旱。

  四、气候复杂多样

  1.形成原因:季风影响、地形多样。

  2.类型

  (1)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    气候。

  3.影响

  (1)我国的农作物及    丰富。

  (2)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3)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

1.简述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我国气候特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