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一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案第2页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导入新课】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同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的矛盾激化,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出现,并最终引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的种子已经早已深深埋在历史的土壤中。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瓜分世界

  让学生看下列表格,思考从中能够发现什么现象?根本原因是什么?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占世界工业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14 3350 39350 沙俄 2.6 1740 3320 法国 6 1060 5550 德国 16 290 1230 日本 1 30 1920 美国 38 30 970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到19世纪末,新起的美国超过了英国,德国超过了法国,接着又超过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2.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列宁说:"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列宁选集》第二卷第653页),后起的帝国主义强国不能容忍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倒挂状况,新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尖锐起来。在世界没有被瓜分完毕时,它们之间的矛盾和争夺往往通过宰割和分配新的"自由"土地而暂时得到缓和。但是,当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时,必然要出现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