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案第3页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手工业者和商人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五、中国古代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