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琵琶行 并序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琵琶行 并序 教案2第3页

第三乐章"沉思曲":幽愁暗恨,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

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曲终收拨,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探究:赏析描摹手法

1、 思考:作者是如何使抽象的音乐变的具体可感的?(赏析第二段)

诗句 特点 手法

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骤

小弦切切如私语 幽缓轻细 比喻

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悠扬

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畅 视听结合

幽咽泉流水下难 压抑低沉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滞停顿 叠音词

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 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 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