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6.2 走自立自强之路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导学案:6.2  走自立自强之路第2页

6、要自强,必须树立正确的______;要自强,必须克服自身的______;要自强,就要努力进取,不屈不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自立的含义是什么?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于我们来说,自立就是生活自理、学习自觉、克服依赖性。

2、为什么要自立?

(1)自立是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过程。(2)一个人没有自立能力,处处依赖他人,很难有所作为,也难以在未来社会中立足。

*3、怎样做到自立?

(1)走向自立,就要克服依赖思想。

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依靠别人。有些同学在家庭生活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是贪图享受的表现,对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当然,克服依赖思想,并不是要完全拒绝帮助、排斥依靠。我们年龄还小,能力不足,不要盲目逞能,有些事情还是需要父母和长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走向自立,就要独立思考,遇事有主见。

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尤其面临比较复杂的问题和选择时,要对前因后果作出基本的分析和判断,积极想出解决的办法,自主作出决定。人云亦云,一味盲从,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自理能力的培养。

(3)走向自立,就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生活中,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都要尽力做好。我们的自立能力,就是在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中,在不断的锻炼中逐步提高的。

知识点二 战胜自我 走向自强

1、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有什么影响?

(1)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生活和命运总是青睐那些具有自强精神的人,自强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2)一个人需要自强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