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新课堂同步必修一粤教版: 第3章 第2节 研究摩擦力
2018版新课堂同步必修一粤教版: 第3章 第2节 研究摩擦力第2页

  

  人在跑步机上锻炼,如图3­2­1所示.

  

  图3­2­1

  探讨1: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提示】 人与皮带之间是没有滑动的,是静摩擦力.

  探讨2:若在跑步时滑了一下,此时人受到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提示】 人与皮带间因有相对滑动,故是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间有弹力;(2)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滑动).

  2.大小:(1)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正压力FN成正比,即f=μFN.

  (2)对公式f=μFN的理解与应用

  ①公式中的μ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反映接触面本身的特性,与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均无关,没有单位.

  ②公式中的FN是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俗称"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压力的大小在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确定.

  ③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FN成正比,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两物体的接触面相切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注意:(1)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例如:物体A、B都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vA=1 m/s,vB=2 m/s.则A受到B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是动力;B受到A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2,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