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原创《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人教版生物原创《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2页

  学生食用过或见过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的食品,因此在讲解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时,可以从学生常见的某种食品切入。教师提前准备馒头、面包及发酵的面团,引导学生分析,由发酵后的面团制作成的面包和馒头等食品为什么变得松软?此时教师可以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酵母菌发酵实验装置帮助同学理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澄清的石灰水,请同学们帮忙把气球内收集的气体导入石灰水中,观察现象。当学生分析产生的实验现象后,很容易理解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解,细菌中的酶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乳酸,或某些真菌中的酶能够促进淀粉等物质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吃的食品是用不同种类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的,可以请同学们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食品除了酵母菌,还用到了哪些微生物。学生非常容易说出酸奶是用乳酸菌、酱油是用的霉菌等。教师可以展示提前制作的酸奶,一种制作成功,另一种霉变。接着教师以图片展示制作的过程,让同学比较总结发酵食品制作的过程与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相同的。在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面团和牛奶等就是微生物的培养基,严格的发酵食品还要将用具、牛奶等灭菌,糯米加热其实也就是灭菌的过程,而放入酵母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过程就是接种,在接种后往往要放入温暖的地方培养。通过上述教学活动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利用细菌和真菌发酵制作食品,就是要提供适合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

  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一种传统的生物技术,但它又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课下亲自尝试用酵母、酒曲、乳酸菌等制作食品,在课外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实践能力。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交流制作的经验,还可以就家长品尝后的评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体验科学与技术在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安排了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酸奶的制作过程与分析、探究由面团制作成的面包和馒头等食品为什么变得松软、发酵产生的气体的检验等多个活动。这些活动注重联系生活实践,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形成关于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教师展示密封保存的牛奶和包装破损后几天的牛奶,请同学观察比较并分析原因。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包装破损后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到牛奶中,引起食物变质,因此很容易得出食物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由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造成的食物腐坏?请同学们把课下收集的食品包装袋(盒)拿出来,阅读食品的标签和包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