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九 一 酝酿中的变革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一 专题九 一    酝酿中的变革  学案第3页

  派,提出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末,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准备工作

  1.开端

  (1)背景: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举国震惊。

  (2)概况:康有为起草请愿书,上书皇帝,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3)影响: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2.发展

  (1)多次上书皇帝:"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使光绪帝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

  (2)创办报刊和维新团体

  ①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强学会。

  ②在其影响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建立,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

  ③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号召的保国会;保浙会、保滇会等相继成立,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学习思考3] 阅读教材P123"学习思考",思考:"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经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思想,并借与顽固势力的论战,使维新变法成为近代中国第二次思想解放之潮流。

  2.《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清政府调整工商业政策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涌现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