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2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3课时教案1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2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3课时教案1第2页

  食盐熔化克服的是离子键、蔗糖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两者不同。碘和干冰都是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此类题目需要考虑晶体类型和粒子间的作用力。

  3、影响卤素单质熔、沸点高低的作用力是何?分子间作用力。

  卤素单质熔沸点从F2I2逐渐升高,可知从F2I2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那么在此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因素又是何呢?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熔、沸点: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其熔、沸点升高。

  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因素:溶质、溶剂分子的极性。

  "相似相溶规律":

  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是直接影响其熔、沸点高低的因素,而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除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外,还与分子的极性、氢键等因素有关。

  ⅤA、ⅥA、ⅦA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与ⅣA相比出现了反常: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

  HF、H2O和NH3的沸点反常,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它叫氢键。

  四、氢键:[阅读P16]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氢键如何形成?

  2)氢键形成的条件?

  3)氢键的表示方法?

  4)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氢键如何形成呢?现以HF为例说明。在HF分子中,由于F原子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导致H-F键极性很强,其间共用电子对强烈偏向F原子,使H原子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这个半径很小,带部分正电荷的H核,可使另一分子中带部分负电荷的F原子几乎无阻碍地充分接近它,产生静电吸引作用而形成氢键。氢键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为区别与化学键,氢键常用"..."来表示,如F-H...F,可发现形成氢键的三原子处于一条直线上,这就是说形成氢键具有方向的选择性。而且H原子周围只连两个其他原子(一个为共价键,另一为氢键)。一个氢原子不可能同时形成两个氢键,即说,氢键具有饱和性。

  那么分子形成氢键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1)氢键形成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