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2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3课时教案1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专题1第2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3课时教案1第3页

  ①分子中必须有H原子与它原子形成的强极性键。如H-F。

  ②分子中必须有吸引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很小的非金属原子。如F、O、N等。

  2)氢键的表示方法:用"X-H...Y"表示,三原子要在一条直线上,其中X、Y可同可不同,如:F-H...F、O-H...O、N-H...O等。

  3)氢键的特点:

  ①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②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4)氢键的本质:一般认为是一种静电吸引作用。

  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分子间产生了较强的结合力,因而使化合物的熔、沸点显著升高。这是由于要使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必须给予额外的能量去破坏分子间的氢键。

  5)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水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水表现出很多不同寻常的物理性质。如水的沸点比同族其他化合物显著高,水的比热特别大,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等。单说水结冰,水结冰时,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结合,形成相当疏松有很多空隙的结构(水分子缔合),从而使冰的密度小于水,冰能浮于水面上。正是由于氢键造成的这一重要自然现象,才使得寒冷冬季江湖中一切生物免遭冻死的灾难。

  小结: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存在 强弱. 影响范围 化学键 原子间、离子间。 强烈 化学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 较弱(不属于化学键) 物理性质 氢键 分子间 较弱(一般较范德华力稍强) 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