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第三课时)第2页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⑴ 默读课文,思考:

① 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 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⑵ 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⑶ 课堂交流:

① 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 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⑶ 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⑴ 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⑵ 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⑴ 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 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 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⑵ 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 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 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⑶ 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 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