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学案第2页

  一个国家的覆灭。历朝统治者多以夏桀、商纣为戒。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此二者独断专制、残暴有加,不虚心受谏,反而虐杀"法家拂士"。于是他们的统治是短暂的,历史的车轮无情地轧过他们的那页。试想,当"法家拂士"被屠尽,又有谁能为一国之兴尽己智谋、献其忠心呢?朝代更迭、国家覆灭是没有"法家拂士"的苦果。

  国之安需法家拂士。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不难发现那一群法家拂士高大的身影,是他们,将名利生死置之度外,做出种种努力只为国家的再繁荣或民族的昌兴。

  那些闪耀的身影中有卫鞅,有王安石,有张居正,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艰难的改革后却反遭噩运,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但对于国家的安定昌盛却是一大幸事。

而放眼近代,我们更不会忽视那些豪情,那些凛然正气,那些义不容辞与前赴后继。"拼将十万头颅血,须将乾坤力挽回"。戊戌六君子为唤醒国人而甘愿伏在刀口寒光下,鲁迅先生日日笔耕不辍书写思想,孙文先生奔走呼号"自由、平等"......在国家的大厦将倾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凶兆却没有逃之夭夭,而是毕其精力以一肩相扛,从不考虑自身而只愿国家早日安定,山河早日光风霁月。历史证明,如若没有这一群正义的"守望者",国将何安?家又安在?--国之安多么需要这样一群法家拂士,痛斥现状之黑恶,开出一剂复兴的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