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研课《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教研课《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备课笔记

  其他生物,确证这一推断的正确性。总之,全文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推进,表现了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

  《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思路: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总结:两文都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道好称奇,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重点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补充说明的作用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1)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2)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明确: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2.这些括号中的句子分别有什么作用?请加以说明。

  明确:(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2)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3)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4)这一句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