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3 第七单元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学案第2页

  1.20世纪____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2.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____次的"________"计算机。

  3.此后十几年间,中国的__________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______发展。

  四、生物技术

  1.1965年,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并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______品种、治疗人类________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尖端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这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一、1.(1)核武器 空间技术 (2)1964 近程导弹 中近程导弹 东方红一号 五

  2.(1)1992 载人航天工程 (2)神舟 杨利伟 三

  二、1.(1)南优2号 杂交 (2)粮农组织 首席顾问

  2.世界性饥饿

  三、1.50

  2.上亿 银河-Ⅰ号

  3.高性能巨型 信息化

  四、1.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动植物 重大疾病

  

  【问题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请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

  提示:科技对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国防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人民生活现代化所产生的影响方面。

  

  (1)使中国的国防力量不断增强,国防现代化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的科技进步,特别是"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它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促进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当前,我国在很多科技领域,如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领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动力。

  (3)加快了人民生活现代化的步伐。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促进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问题2】 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为什么说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一场"革命"?

  提示:袁隆平培育成功杂交水稻,给水稻育种、粮食产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解决世界性的难题找到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途径,这就是将其贡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原因。

  

(1)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一次技术上的革命。袁隆平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杂交水稻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