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学案
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学案第5页

①全面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正确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②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目的。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权力机关加强立法,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11.材料:2008年2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观点,谈谈你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的认识。(9分)

①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受教育,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3分)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当前国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实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上水平。(3分)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搞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活动,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3分)

12.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简要说明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利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各方面重大关系,统筹处理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会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四川省某县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发展目标,根据本县煤炭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广阔但宜粮面积不大、生态条件不好但历史资源丰富等特点,把煤炭产业、草畜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壮大县域经济重要途径;把深化县乡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体制保证;把稳定以家庭为基础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县经济健康运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

(2)从政治学角度,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县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是如何行使国家职能的?

(3)根据材料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该县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

(1)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①坚持以人为本,行政为民。把强县富民、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目的,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