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 第十四单元 第3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3 第十四单元 第39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5.评价

(1)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三民主义指导下一系列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使孙中山逐渐认识到,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

(3)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与时俱进的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标志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评价

(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图示明史 孙中山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