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4 第二单元 配合物的形成和应用 学案第3页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色 出现沉淀并得到无色溶液 开始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沉淀又减少,得红褐色沉淀和深蓝色溶液 反应方程式 Fe3++nSCN-===[Fe(SCN)n](3-n)+ Cu2++2OH===Cu(OH)2↓

Fe3++3OH-===Fe(OH)3↓ Cu2++2NH3·H2O===

2NH+Cu(OH)2↓

Fe3++3NH3·H2O===

3NH+Fe(OH)3↓

Cu(OH)2+4NH3·H2O===

[Cu(NH3)4]2++2OH-+4H2O   

  2.配合物的应用

  (1)在实验研究中,常用形成配合物的方法来检验金属离子、分离物质、定量测定物质的组成。

  (2)在生产中,配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染色、电镀、硬水软化、金属冶炼领域。

  (3)在许多尖端领域如激光材料、超导材料、抗癌药物的研究、催化剂的研制等方面,配合物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已知[Cu(H2O)4]2+呈天蓝色,试分析CuSO4·5H2O的成键情况。

  提示:在CuSO4·5H2O晶体5个结晶水中,有4个水分子与Cu2+形成配位键并组成配离子[Cu(H2O)4]2+,配离子与SO形成离子键,第5个水分子与SO形成氢键。

  2.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哪些与配合物有关的情况?试举一例。

  提示:如煤气中毒事件,是血红蛋白中的Fe2+与煤气中的CO形成了比Fe2+与O2更稳定的配合物,从而降低或丧失了血红蛋白输送O2的能力,导致人体缺氧而中毒。

  

  配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

  (1)对溶解性的影响:某些难溶物形成配合物时可使溶解度增大。如AgOH可溶于氨水中,I2在浓KI溶液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

  (2)颜色的改变: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异。我们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形成。如Fe3+与SCN-在溶液中可生成红色的铁的硫氰酸根配离子。无水CuSO4为白色,溶于水得蓝色溶液,就是因为Cu2+与H2O形成了天蓝色的[Cu(H2O)4]2+。

(3)稳定性增强: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例如,血红蛋白中的Fe2+与CO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