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教案第2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见课件图片)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状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种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

(1)微生物方面:把某些重组DNA转移到细菌中表达获得成功,随后,使出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单孢杆菌等.(见课件图片)

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

英国医学专家日前将转基因大肠杆菌与一种抗癌药相结合,成功杀死了实验鼠体内的癌细胞。科学家将转基因大肠杆菌注射到实验鼠的肿瘤内,再给实验鼠注射一种名叫6-MPDR的抗癌药。这种药无法单独发挥作用,但是一种由转基因大肠杆菌分泌的酶能将此药物"激活",形成一种有效的毒素,将其周围的癌细胞杀死,而不伤害其它组织器官。

(2)基因制药方面:生物制药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eg疫苗、抗生素、干扰素等

(3)转基因动物方面:受到转基因巨型小鼠获得成功的鼓舞,科学家又在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同时,科学家还把转基因动物变成生物反应器。(见课件图片)

(4)转基因植物方面:

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见课件图片)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使同学们充满兴趣去学习。

教师精讲:基因一旦被改动,一方面可能引起生物体内一系列未知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另一方面,转基因操作对生物体的影响会通过遗传传递。

外源基因引入后,是否会影响其他重要的调节基因,甚至会激活原癌基因?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是否会导致难以消灭的新病原物出现?

是否会造成生态学灾难?

人类摄食大量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影响人类及其后代的健康?

二、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学生们分组讨论)

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的原因:

a.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空机制都了解的相当有限;

b.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一直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分往往是随机的

探究点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a.转基因食物引起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由:安全性检测问题、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的改变;

b.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理由: 预防乙肝不用打针,只要吃几个西红柿就行。这可不是玩笑,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十年研究培育成功的。  

抗乙肝西红柿与普通西红柿口感一样酸中带甜,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榨成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