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上学期鲁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学生呢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上学期鲁教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学生呢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2.持续性原则

核心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 首要条件 实现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目标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3.共同性原则

(1)措施:全球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2)表现:在尊重各国主权,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

(1)阶段和目标

(2)特点:发达国家在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

时间及会议(或文件) 人地关系理念的发展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 提出了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协调问题,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保持"动态的自然平衡"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是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明确提出来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决议和文件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长远目标,促进了人类的资源观、发展观、伦理观、科学观的深刻变革 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审议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和一些环境公约的执行情况,提出了今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战略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