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讲义: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2)局限: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沉重的徭役,加上自然灾害,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①[思考]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样的耕作方式?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什么时期?

  提示:刀耕火种。原始农业时期。

  ②[点拨] 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人类在早期农业耕作过程中,都是以人力作为动力,而牛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使用畜力。因此,它的出现是农用动力的一次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阐释] 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最新的技术措施,进行认真细致的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③[点拨]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辨析] 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思考] 中国......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的含义。

  提示: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