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王何必曰利 学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王何必曰利 学案(1)第5页

  

  

  (3)

  

  

  

  

  

  

  

   对应学生用书P41

  

  

  

  1.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评析] 做臣下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国君,做儿子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仁义之心来侍奉自己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之间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来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

  孟子历来倡导人与人之间、任何群体之间都应该把"施仁义"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而极力反对谈及什么利害关系。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才能关系融洽,友好相处,社会各项事业也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强大。

  2.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

  [评析] 鸡叫就起来勤勉行善的人,跟舜是一类;鸡叫就起来一刻不停地求利的人,跟蹠是一类。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勤勉行善,他的德行就是高尚的,因此跻身于君子的行列,即"舜之徒也";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私利,其德行就难以提升,始终与人格卑下的人为伍,即"蹠之徒也"。因此在生活中,不能过分关注"利",甚至为了利不择手段。为了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我们应把践行正义、培养善德放在自身修养的第一位。

  3.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评析] 这样君和臣、父和子、兄和弟最终舍弃仁义,心里想着私利来相互交往,这样却不使国家灭亡的,还从未有过。

  如果把人生所有的东西都以"利"作为标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幸的,特别在这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一些人把感情当作交易的砝码,虽赚到了许多钱,但心灵世界却空虚得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