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第3页

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华之境在,香山的红叶、颐和园的游人如织,是北京秋天的盛状,作者为何避而不写?却要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静 与悲凉"?

明确:下面,我们就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江人。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D=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居住近三年。在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至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篇优美的散文。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更是美丽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里凋零,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以景显情")

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那么,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不写香山的红叶,为何不写颐和园的游人如织。 (板书:"以情驭景")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关于"悲凉":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板书"知人论世")

四、探究思考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学习目标已经达到。最后,问大家两个问题 。

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 直接写从

故都的秋景的声 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静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慢""润""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