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教案第2页

一、创设情境: 猜谜语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耳朵像蒲扇, 身子像小山。 鼻子粗又长, 帮人把活干。 二、探究体验:

(一)了解"倍"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象和小象的关系。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象比小象多这件事吗?

教师介绍: 2头大象,1头小象,我们可以说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使学生较直观地感受"倍"的含义。

教师板书:

2头大象 1头小象 大象头数是小象的2倍

3.提出用"倍"来说一说自己家大人和小孩人数的关系,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二)理解"倍"的含义

学生猜出谜底是大象。

学生仔细观察图,可能会说:

1、图上有2头大象,一头小象。

2、有大象一家,他们正在草地上玩。

学生可能会说:

1、图上有2头大象,1头小象,大象多,小象少。

2、大象比小象多一头。

3、大象的头数是小象的2倍。

4、小象的头数是大象的一半。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出:

1、8是4的2倍,因为8里面有2个4。

2、10是5的2倍,因为10里面有2个5。

3、20是5的4倍,因为20里面有4个5。

4、35是7的5倍,因为35里面有5个7。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班内交流。可能说出:

1、12和4,因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导案设计 学案设计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