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第五单元第6课 两伊战争 教案第5页

  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张,特别是对西方世界的全盘否定态度,使西方国家深表忧虑。特别是美国,自然把伊朗视为自己在海湾利益的最大威胁者。遏制和打击霍梅尼势力的增长与扩张,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致目标。

  另外,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1、导火线:阿齐兹被炸事件

  自1979年以来,两伊的摩擦和冲突时断时续。1980年4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一名伊朗人投出一枚炸弹炸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萨达姆总统立即指责这是伊朗背后指使的。这一事件成为两伊冲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9月中旬,伊拉克部队先后收复了一些被认为属于自己的地区,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权,边界冲突急剧升级。

  2、经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对伊朗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分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初期,伊拉克占领伊朗大片领土;随后,战场转入拉锯战。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3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终于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伊朗军突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已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