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二、邓小平理论

1.形成

(1)背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特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3)内容

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②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③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④提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⑤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深化--20世纪90年代

(1)南方谈话

①背景: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关键时期,人们对中国要不要搞市场经济争论不休。

②内容: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2)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判断正误

邓小平"南方谈话"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

提示 中共十四大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问题思考

思考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参观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时,风趣地说:"这台机器姓'社'还是姓'资'?"邓小平这句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 邓小平的意思是机器是无法区分姓"社"还是姓"资"的,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为我所用。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判断正误

(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