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文档:第五单元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所有制崇拜的是中共十四大。( × )

提示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所有制崇拜的是中共十五大。

(2)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 √ )

提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也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他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形成过程

(1)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地概括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

3.基本内容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题思考

思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在解决的问题方面有何不同?

提示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历史意义

(1)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2)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四、科学发展观

1.发展过程

(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

(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4)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