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教案第3页

  生: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土地,饥荒成为一切灾难中最为严重的灾难。

  师:为解决粮食问题,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生:实行余粮收集制,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后来征集的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产品。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有什么表现?

  生:在工业方面,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不论大中小企业一律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在产品分配上,国家实行实物配给制,取消了自由贸易;同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师: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列宁向开赴前线反击波兰武装干涉者的红军发表演讲,请学生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起到什么作用?

  生:积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

  消极:从长远来看,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强制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后,苏俄仍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在当时的条件下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结果激化了矛盾,证明这条道路行不通。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师:展示材料: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回答:列宁说的"尝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尝试失败了?

生:尝试是指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余粮收集制的强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事实证明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是不现实的,所以列宁说尝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