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第2页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时再用手拉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5.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

  (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02 s(电源频率为50 H ),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

  (2)根据v=,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Δ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 s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某点E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如图1-4-2所示,vE≈DG或vE≈DF.

  

  图1-4-2

  说明:在粗略计算E点的瞬时速度时,可利用v=公式来求解,但须注意的是,如果取离E点越接近的两点来求平均速度,这个平均速度越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但是距离过小会使测量误差增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六、利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1.v-t图象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1-4-3所示的v-t图象.

  

  图1-4-3

  

  图1-4-4

  2.v-t图象的意义

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