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个小伙伴》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个小伙伴》教案第3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新授。

三、小结

插图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形象的展示了课文,它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有利条件。教师应该充分让学生结合图进行一系列的语言练习。如:看图说话等。其次,充分利用课文内的句子、段落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有用的

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并完成课本剧的表演。

复习生字词。

1、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

2、出示挂图:它们手里带了栽树的工具吗?它们怎么栽树呢?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3、这时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板书:用嘴巴 挖树坑

  

4、树坑挖好了,困难又来了,是什么呢?

  

5、你喜欢小袋鼠吗?为什么?指导读。

6、他们接下去怎么做的?指名的第四段。

什么叫"培土"?

7、没有水桶怎么浇水呢?指名读第五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用长鼻子 浇水

8、指导读小象的话。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啊!

9、小树终于栽好了,出示挂图2,看看课文最后一段是怎么写的?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小结:小朋友在一起学习,一起玩,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得到快乐。 读正确。

读好这句话。

思考、回答。

读好句子。

演一演,评议。

自由读第三段。思考、回答。

男女生赛读,评议

再演一演。

做动作示范。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感情朗读,再演一演。

朗读、思考、交流。

演一演。

看图讲故事。 教学流程图

揭示课题--初读指导--学习第一段--指导写字--复习--新授--小结 板书设计:

           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用嘴巴 用皮口袋 用鼻子

挖树坑 运肥料 吸水,浇水 教学反思:

《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主要讲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在栽树的过程中,它们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最后完成了任务。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配合,才能把事情作好的道理。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识记9个生字,认识5个绿线内的词语。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道理。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读背和识字。本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听、说、读、写、想和演的综合能力,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快乐和创造生活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 ,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想、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这节课我采取了选择读、自己读、指导读、同桌互相读、比赛读、小组读、游戏读等读的方式。充分体现"以读为本"的内涵。

二.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调动起学生的各路感官,让他们在情境中积极地观察、感受、操作,才能实现对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注意以下几点:

1.以生活体验情境。这节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三个小伙伴共同合作,才能种好树。课前,我让学生和几个同学一起种过花。学生当时已经有了合作的感受。这样,学生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以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对小动物的每一个动作有了初步的感知。最后师生带着头饰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伙伴"完成任务的真切感受去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

三.背诵是积累情感的基础,也是语感形成的有利条件,这节课我能注意把背诵贯彻于教学之中是较为可取的。

四.遗憾之处:

1第二课时中,我让学生书写的时间太少了,还应该设计一些书写的东西。

2.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 术"只有不断有遗憾才会不断有新的起点。我相信我以后会在教学中吸取更多的经验,取得更好的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