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017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页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6.教师展示材料:《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说一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小。

  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总体发展滞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等。

  教师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诞生起就深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造就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特点。

目标导学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教师讲述: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飞跃离不开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英国和美国走在世界的前列,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和轮船,之后又出现了电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西方科技文化伴随着侵略也大量传入中国,包括火车和轮船在内的近代化的产物也进入中国,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轿子、马车和旧式帆船。

  2.教师引导: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说一说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哪些?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回答: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

  学生回答: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3. 教师过渡: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

  4.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剪发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易服饰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改礼节 废除跪拜礼,代之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称呼。 习洋俗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   5.教师出示:《中山装》、《旗袍》

  讲述:中山装和旗袍是民国时期主要服装,人们穿着中山装尽显男人本身,身穿旗袍展现女性窈窕身姿,将女人的妩媚典雅、山水韵律尽情体现,在绚丽的色彩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走进了百年前的中国,目睹了我们的祖先,在中西文化的碰撞的年代,不断求新求变,创办中国自己的民族工业,改变以往社会中的陈规陋习,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生产生活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回顾过去,细看今朝,使我们再一次感悟了:生活原本是一支不和谐的歌,有痛苦有寂寞,有幸福也有欢乐;生活同时又是一支和谐的歌,但需要你努力追求、不懈追求和奋发开拓。同学们,加油吧,期待着你不平凡的人生演绎精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