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案(1)第2页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同分异构现象。

2.教师的教学准备:有机物模型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仅由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至今只发现了两种:H2O和H2O2而仅由碳元素和氢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却超过了几百万种,形成了极其庞大的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家族",这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甲烷的立体结构.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甲烷的分子结构为是什么是正四面体形?

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 阅读资料卡片,了解键长、键角、键能。多媒体播放科学史话。

(2) 分组利用模型组装甲烷分子。

(3) 讨论甲烷分子中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有分别有几种结构?是否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如何证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 搭建乙烯、乙炔及苯的结构,总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使学生通过模型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及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探究二:有机物的同分异构

(1) 探究含有5个C的烷烃中C原子的连接方式?

(2) 分组组装模型,总结方法

利用以上方法试写出C6H14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总结减链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