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必修三 3.1.2《生活中的概率》教学设计 教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必修三    3.1.2《生活中的概率》教学设计  教案第3页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概率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激发学生用知识武装自己,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七、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概率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教学难点:应用概率知识解决有关生活中的问题。

八、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学生探究试验相结合。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重复多次随机试验。使学生容易理解随机试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印象深刻。引导学生观察、类比、想象、讨论、思考、实践,从而发现规律、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九、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约3分钟) 问题:你怎样理解频率、概率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 频率

  在n次重复试验中,"钉尖朝上"出现的次数与n的比值称为这n次试验中"钉尖朝上"的频率。

2. 概率

  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随机事件A的概率范围满足:0≤P(A)≤1。

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1)联系: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 频率会在概率的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在实际问题中,若事件的概率未知, 常用频率作为它的估计值。

  (2)区别: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但频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做同样次数或不同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的事件的频率都可能不同)而概率是一个确定数,是客观存在的,与每次试验无关.因此,人们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频率与概率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新知识形成自然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