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记述了"我"和同伴在各拉丹冬考察的危险经历。说说文章的叙事脉络。

  大山脚下仰望各拉丹冬雪峰--向各拉丹冬雪峰进发(草坝子、冰河)--近观冰塔林(砾石堆、冰山、冰窟)--砾石滩上看雪峰。

2.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

  晶莹连绵、浩浩苍苍,如"白色金字塔",自成一天地。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一派"静穆""晶莹""洁白"。

【品味亮点词语】

1.唯恐摔坏了,便推着箱子在冰面上爬行。

  "推""爬行",动作描写,体现"我"力保完成任务,一丝不苟。

2."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切割""雕凿":拟人化的写法,尽显阳光和朔风的威力巨大、动作精巧,这样导致"冰体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形态,变成自然力所能刻画成的最漂亮的模样"。

【感悟精彩句子】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拟人,尽显各拉丹冬雪峰的险峻与变化多端。

2."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尽情卖弄"贬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眩晕"的是多变的气候、恶劣的环境、糟糕的身体,更被冰塔林奇特的美景而陶醉,享受其中。

3.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拟人、比喻、排比,尽现冰塔林仙境。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作者描述了雪域高原各拉丹冬的壮丽,形态万千的冰峰,晶莹透明的冰柱,讲述了自己勇登雪域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决心,不畏艰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