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数学四下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新课标小学数学四下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第4页

  强调: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清楚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②总结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归纳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

  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只含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既含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了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后,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把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点,更便于学生记忆与应用。】

  (4)介绍有关"括号"的数学史。

  小括号"( )"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古拉特首先使用的。

  中括号"[ ]" 是公元17世纪由英国数学家瓦里士最先使用的。

  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大括号"{ }",又称为花括号。大括号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593年首先使用的。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学生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的首次使用时间与相应的地点、人名等,扩充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3.巩固应用 提升能力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7+29×3)÷4 42×[169-(78+35)]

  (2)练习十一第2题(课件出示)

  

  (3)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②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