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物理教科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章 第2节 功率
2017-2018物理教科版必修2教学案:第四章 第2节 功率第2页

  1.功率与速度关系式:P=Fv(F与v方向相同)。

  2.推导

  →P=Fv

  3.公式中物理量的意义

  (1)若v是平均速度,则P=Fv计算的是相应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2)若v是瞬时速度,则P=Fv计算的是相应时刻的瞬时功率。

  4.应用

  从P=Fv可以看出,当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要换低速挡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在平直公路上,汽车受到的阻力较小,这时可以使用高速挡,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使汽车获得较大的速度。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由公式P=知,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3)功率是标量,大小等于力和速度大小的乘积。(×)

  (4)公式P=Fv只能用来计算瞬时功率。(×)

  (5)各种机械铭牌上所标功率一般是指额定功率。(√)

  (6)发动机不能在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情况下长时间工作。(×)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不同车辆的功率不同,甚至差距较大,比如某辆摩托车的功率为3 kW,某辆汽车的功率为70 kW,而某列火车的功率约为6.0×103 kW。上述所说的车辆的功率是额定功率还是实际功率?它们的功率不同是否表明它们做功的多少不同?

  提示:上述所说的是它们正常工作的最大功率,即额定功率。它们的功率不同,表明不同车辆做功的快慢不同,并不表明它们做功的多少不同。

  (2)为什么拖拉机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用高速挡,在耕地时用低速挡?

提示: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拖拉机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阻力较小,所以牵引力